2022年免疫疗法概念股票有那些?(9月7日)

股涨停2022-09-07 08:43:53 举报

2022年免疫疗法概念股有:

1、海南海药: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上涨3.62%,最高价为4.42元,总市值上涨了2.08亿。

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5.12亿,同比增长5.48%;毛利润为1.96亿,毛利率38.4%。

2018年1月21日晚间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海药投资近日与上海优卡迪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计划在海南博鳌合作建立基因与细胞治疗中心。该中心将采用基因技术、细胞免疫疗法等方式治疗肿瘤和其它重大疾病。此外,海药投资拟出资5000万元参与投资设立上海联创君浙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君浙投资中心募集规模为5亿元。

2、药明康德:

近5日股价下跌6.46%,2022年股价下跌-29.2%。

公司2022年第二季度实现总营收92.82亿,同比增长66.16%;净利润为29.93亿,同比增长154.64%。

16年4月,药明康德与Juno合作成立上海药明巨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主要负责在中国境内研究并开展细胞免疫疗法;目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

3、莱美药业:

近5日莱美药业股价上涨2.43%,总市值上涨了1.06亿,当前市值为43.4亿元。2022年股价下跌-62.04%。

莱美药业公司2022年第二季度实现总营收2.08亿,同比增长-17.47%;净利润为-2266.82万,同比增长-37.27%。

公司2018年1月9日晚间公告,近期与Argos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由莱美香港继续对Argos投资150万美元认购其750万股股份。资料显示,Argos(Nasdaq股票代码:ARGS)成立于1997年8月,专注于开发和商业化运作个性化免疫疗法治疗癌症和艾滋病感染性疾病。其“Arcelis”创新技术平台是基于诺贝尔奖获得者、Argos联合发起人RalphSteinman教授的基础研究,将mRNA重组树突细胞用于个性化免疫疗法的治疗平台,其追踪每个病人的病症特殊及免疫细胞,重新调整免疫系统功能。

4、贝达药业:

近5日股价下跌1.91%,2022年股价下跌-80.24%。

贝达药业2022年第二季度季报显示,公司实现总营收6.69亿,同比增长24.61%;毛利润为6亿,毛利率89.78%。

以抗肿瘤药为核心的创新药公司。其核心品种埃克替尼是国家1.1类新药,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研管线当中,还有超过15个国家一类新药,涉及肿瘤、糖尿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多个重磅领域。贝伐珠单抗类似物BLA已提交PD-1单抗单药以及联用试验推进等。公司于2020年6月22日晚公告,公司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公司Agenus达成合作,支付Agenus公司1500万美元首付款;在达到协议约定的里程碑事件后,公司向Agenus支付合计3000万美元的开发里程碑款。同时,公司通过贝达投资以2000万美元现金认购Agenus增发的股份,增资后持股2.83%。贝达药业取得在中国区域内单用或联用治疗除膀胱内给药外的所有肿瘤学和非肿瘤学适应症的独家开发并商业化Balstilimab(PD-1抗体)和Zalifrelimab(CTLA-4抗体)的权利。Agenus是一家专注于开发肿瘤免疫疗法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其产品管线包含抗体、疫苗、佐剂和细胞疗法等。

5、海欣股份: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4.79%,最高价为8.72元,总市值下跌了4.47亿,当前市值为93.18亿元。

2022年第二季度季报显示,公司实现总营收3.34亿,同比增长-34.91%,净利润为9790.29万,毛利润为1.68亿。

子公司海欣生物技术研发的“抗原致敏的人树突状细胞(APDC)”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的获得CFDA批准的、针对晚期大肠癌的治疗性疫苗。该疫苗采用化疗去除部分免疫抑制因素,利用抗原致敏的树突状细胞激发肿瘤特异性免疫,从而杀伤肿瘤细胞,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是目前最为有效的肿瘤免疫疗法之一。

6、复星医药:

近5个交易日股价下跌13.83%,最高价为41.33元,总市值下跌了130.81亿,当前市值为946.13亿元。

202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103.82亿,同比增长28.87%;毛利润为45.21亿,毛利率43.55%。

2017年1月份,公司全资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投资不超等值8000万美元(包含但不限于投资款及股东贷款)与Kite共同设立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复星医药凯特生物科技(中国)有限公司,以在中国开拓癌症T细胞免疫疗法市场。T细胞免疫疗法在癌症治疗领域处于前沿,KitePharma目前领跑于全球肿瘤T细胞治疗研发领域。其主打产品KTE-C19是一种研究中的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治疗产品,用于治疗复发难治的B细胞淋巴瘤及白血病,目前尚处于研发临床阶段。该产品也是本次合作拟引进的首个产品。

数据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